百科 迷你百科

秦国官职有哪些

2022-01-23 14:51:03

 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。皇帝之下设三公,三公为:

  (1)丞相,承受皇帝之命,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;

  (2)太尉,掌管军事的最***吏;

  (3)御史大夫,主要管理记事,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,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、奏章,监察文武百官。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,掌管图书秘籍,同时监察文武官吏;侍御史,掌管文书;监御史,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。

  三公之下设九卿,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,如祭祀、礼仪、军事、行政、司法、文化教育等。包括:

  (1)奉常,掌管宗庙礼仪,地位很高,属九卿之首;

  (2)郎中令,掌管宫殿警卫;

  (3)卫尉,掌管宫门警卫;

  (4)太仆,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;

  (5)廷尉,掌管司法审判;

  (6)典客,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;

  (7)宗正,掌管皇族、宗室事务;

  (8)治粟内史,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;

  (9)少府,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。

  地方官制

  战国时期诸侯国普遍施行郡县制度,秦国设县始自秦孝公十二年商鞅变法。秦始皇二十六年,正式划分天下为三十六郡,后来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。

  咸阳是国都所在地,不设郡守而由朝廷直辖,其长官为内史(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:内史,周官,秦因之,掌治京师),位同九卿,得参预朝政。内史属官有:

  都水长、都水丞,掌水利;

  铁官长、铁官丞,掌冶金、制造农器;

  廪牺令、廪牺丞,掌粮食仓库和牧养祭祀用牲畜。

  郡制

  郡作为一级行政地方,军民兼治。郡设郡守、监御史、郡尉三个互不隶属的主要官员。

  郡守

  郡守,郡的长官,边地多为武将,内地多以郎官出任,银印青绶、秩二千石。秦朝的郡守权力非常大,除了由朝廷直接任免的县令县长、负责监察郡治的监御史、负责统领驻军与管理治安的郡尉三者外,郡的其他官员均由郡守自行任免。

  监御史

  监御史,隶属御史中丞,负责监察郡守与其他官员。

  郡尉

  郡尉,掌郡驻军,主管治安、侦缉盗贼,银印青绶、秩比二千石。郡尉直辖于朝廷,与郡守相抗礼。郡尉属官有丞,内地诸郡设丞一人、大郡则设两人。边塞诸郡则每百里置都尉一人,都尉辖士史、尉史各二,掌边塞卫戍;关隘之处置关都尉,均隶属本郡郡尉。

  郡丞

  郡丞,郡的次官,辅佐郡守综理郡政,铜印黑绶、秩六百石。郡守缺位或不能理事时,郡丞代行郡守职务。属官有卒史、主簿、牧师令等。边塞诸郡另置长史,管理兵马军政,与郡丞同秩。

  县制

  县为秦朝最低一级行政地方,秦朝的正式官职也仅仅设在县一级。

  县令、县长

  秦朝按县的人口多寡,万人以上的县置县令、以下的县置县长。县令铜印黑绶、秩千石至六百石,县长铜印黄绶、秩六百石至五百石。县令与县长都是县的行政长官。

  县丞

  县丞为县的次官,职比郡丞,铜印黄绶、秩四百石。

  县尉

  县尉掌治安、捕盗之事,职比郡丞、唯不掌兵,秩同县丞。

  功曹

  功曹,掌县吏的考绩等第升降。

  令史

  令史,管理文书档案。

  狱掾

  狱掾,县狱的典狱长。

  文无害

  文无害,所谓公平吏,掌巡查监狱,复查案卷,以防止冤狱。

  厩驺

  厩驺,掌一县车马之政。

  仓吏

  仓吏,县库的长官。

  治狱吏

  狱吏,县狱的狱卒。

  乡亭

  县以下置乡,乡以下置亭,亭以下置里。这些都是以宗族为核心的人民自治组织。

  三老

  三老,一乡德高望重者充任,掌教化,有所谓孝悌仁义之家可以申报郡县予以表彰,并可以推荐优良子弟出任郡县吏。

  有秩,啬夫

  人口达五千人的乡,由郡指派一人为有秩;不足五千人的乡,由县指派一人为啬夫。两者职责相同,都是调解邻里纠纷、帮助政府收取赋税、安排徭役。

  游徼

  游徼,为徭役的一种,掌巡察地方、缉捕盗贼。

  亭长

  亭长,吏职,也是徭役的一种,汉高祖在秦朝曾任此职。掌同啬夫。亭长之属为亭父、求盗两卒,前者负责本亭保洁、后者负责追逐盗贼。

相关信息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