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科 迷你百科

春节是立春吗

2022-01-23 20:47:40

  立春不是春节。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。

  立春,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第一个节气,在每年阳历2月4日或5日此时太阳黄经为315度。“立”有开始之意,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,表示春季的开始。

  立春时节,河堤有“嫩如金色软如丝”的垂柳芽苞,泥土中蠢盆欲动的小草,正等待着“春风吹又生”,而“律回岁晚冰霜少,春到人间草木知”则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。随着立春的到来,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,太阳也暖和多了,气温、日照、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。人们按旧历习俗开始“迎春”,我国的T**还将立春这一天定为“农民节”,这是冬三月农闲的最后一天休息。农谚说得好:“立春雨水到,早起晚睡觉”,农事活动由此开始。这时人们也走出门户踏青寻春,体会那最细微的最奇妙的春意。

 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,那时一年中有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、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8个节令,到了《礼记。月令》一书和西汉刘安所著的《淮南子。天文习》中,才有24节气的记载。在汉代前,历法曾多次变革,那时曾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,意示春天从此开始。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,直到1913年,当时的民国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,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。此后立春日仅作为24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。

  自秦代以来,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,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记载:“正月节,立,建始也·…立夏秋冬同。”古代“四立”,指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开始,其农业意义为“春种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”,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,地理条件复杂,各地气候相差悬殊,四季长短不一,因此,“四立”虽能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,但“立”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,不能适用于全国各地。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,立春的第一候为“东风解冻”,两者基本一致,但将立春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,却有些为时过早。

  立春节气特点

  立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,在每年的公历2月4日前后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曰:“立春,正月节。立,建始也。”立春,意味着春季的开始。此时太阳黄经为315°。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大分为三候:

  “一候东风解冻,二候蛰虫始振,三候鱼险负冰。”

  意思是说,东风送暖,大地开始解冻。立春五日后,蛰居的虫类缓慢在洞中苏醒,再过五日,河里的冰开始溶化,鱼开始到水而上游动,此时水而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,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而。立春时节,万物复苏,大气乍暖还寒,气温忽高忽低,气压变化较大,但气候仍以风寒为主,因为当阴气和阳气进行交流的时候,便会出现风,尤其初春,更是多风。此时在我国北方,冷空气还古据着主导地位,甚至有的年份还会有强冷空气向南侵袭,造成较大范围的雨雪、大风和降温大气。

相关信息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