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科 迷你百科

康熙削藩的真实原因

2022-01-23 23:42:22
清初封明朝三降将吴三桂、耿精忠、尚可喜为三藩,屏卫西南、华南以及东南地区。至康熙朝,三藩势力渐大,隐隐有割据之意,康熙帝决意削藩。

  康熙帝亲自执政后,大力整顿朝政,使新建立的清王朝渐渐强盛起来。但是,南方的三个藩王却成了康熙帝的一块心病。

  三藩问题由来已久。早在顺治年间,平西王吴三桂、平南王尚可喜、靖南王耿继茂奉命南征,为清王朝一统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因而顺冶帝在统一中原后,并没有及时撤除三藩,而是命令他们留守其地。日积月累,三藩势力日盛,成为威胁中央的地方割据势力。

  三藩拥兵自重,把持地方财政,欺压百姓,甚至利用沿海交通的便利条件,置清廷的海禁政策于不顾,大肆进行走私活动。康熙即位之初,四大臣辅政,他们对三藩采取笼络、包容之策,企图借助他们的力量对付南明、农民军余部,因而对三藩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,三藩的势力更加嚣张。康熙帝亲政后,敏锐地看出三藩已成为国家的心腹之患,把它列为自己亲政所必须解决的大事之一。

  康熙亲政之前就采取措施,逐步削弱三藩的势力,他收缴大将军印,裁兵裕饷,严禁欺行霸市、借势扰民,解除藩王总管云贵两省事务的职务。亲政以后,康熙专心学习经史典籍,借鉴历朝历史,他清楚地认识到:三藩的性质不是同宋初的开国功臣一个类型,而是同唐末藩镇一个性质。于是他更加抓紧整顿财政,筹措军费,扩大兵力,并主动缓和满汉矛盾,以争取民心,为撒藩工作做准备。

相关信息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