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科 迷你百科

封神演义伯邑考为什么求死

2022-01-24 10:43:45

  姜子牙警告过伯邑考,让他千万不可以弹琴,但是当所有人都劝纣王放过他,不要让他弹琴的时候,妲己却说,自己有一把琴,可以拿过来用,而且还在所有人都求情的时候火上浇油,终于逼死了伯邑考。其实妲己这样做,就是为了让姬昌心痛,让他造反,最终灭掉商朝,但是为什么伯邑考却不力拒,最终还是选择了弹琴呢?

  这段时间随着《封神演义》的播出,观众再次见到了不同以往的封神故事。在这个故事中,封神不再是唯一,妲己和杨戬才是故事的中心,而其他很多角色也同样的有着很大的不同,在编剧的手中绽放出不一样的色彩,完全颠覆了以往的设定。

  看过剧的观众应该都知道,在姬昌到了朝歌之后,就相当于身陷险境几乎处处都是危险,稍不留神的话,就可能将自己的性命断送在这里。当初他来朝歌之前,就早有预料会发生这一切,现在这些也都应验了。纣王将姬昌关禁在朝歌之中,不让他有回到西岐的机会。

  同以前的版本一样,这个时候伯邑考出现了。在西岐中他和姬昌一样,身受民众爱戴,是个先明的君王。为了救出姬昌他来到了朝歌,在来之前姜子牙曾经告诫过他不要弹琴,否则会有危险。但是伯邑考却像是忘记了姜子牙的嘱托一般,最终也因为弹琴引来了危险。


  看剧的时候,总有一种感觉,伯邑考不是前来救姬昌的,而是来一心求死的。这些在剧中都是表现的十分的清楚,且不说姜子牙的嘱托和弹琴。明明他有机会躲过这些,但是他却让纣王将自己处死,放姬昌回家。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奇怪了,救人的话自然是两人一起活着回去,但是在伯邑考这里根本没有看到对生的渴望。

  笔者觉得,伯邑考这是有意为之。或许他是想摆脱自己的命运吧。一生下来就作为西伯侯的儿子,自然就戴上了这个标签。而在之后的时间中,他做的一切事情也都要先考量这个称号,要是对不上就会受到千夫所指。这样想来,伯邑考的压力其实也很大。


  所以,伯邑考活成了姬昌的样子,两人的性格实在是太像了,爱民如子都是他们的标签,也都是他们的共同点。伯邑考喜欢弹琴,可能弹琴就是他做回自己,放松心中压力的最好办法吧。也正是因为这样,伯邑考知道自己一旦说出心中所想,可能就会面临姬昌的失望,而他也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,让姬昌难过。

  当初来朝歌之前,姜子牙就曾经告诫过伯邑考,而伯邑考也是知道了其中的意思。所以伯邑考知道危险却依旧选择前来救姬昌,这是他作为儿子,也同样作为西岐未来王侯,必须要做的事,或许在他的心中这一次就是最好的解脱吧。


  姬昌食子的情节终于播出了,虽然伯邑考在出场之时就得到了姜子牙的点拔,让他千万不能展露琴技,否则万劫不复,但是伯邑考的死不单单是纣王一人的锅,其实伯邑考并不是非要去朝歌不可,姬昌明明给伯邑考修来家书,让他千万不要去朝歌,伯邑考不怕违抗商王的命令,而是担心被软禁多时的年迈父亲,所以他还是决定前往朝歌,他的命数此刻是由他自己定下来了,一去便是无回的。

  而纣王之所以会召伯邑考来朝歌,多半都是妲己和狐妖子虚的主意,两人各自心怀鬼胎,妲己是指望伯邑考可能成为她复仇的棋子,看见姬昌的现状后能起兵造反,杀了纣王,但是妲己没有想到伯邑考和姬昌一样,也是一个无欲无求的性子,绝不会带兵造反,伯邑考在妲己这里失去了利用的价值。


  妲己自然也是一句话,就送他归西了,子虚的目的就要单纯许多了,他只为和伯邑考一较亲技,但伯邑考是真正的圣人,他能听出狐妖子虚爱慕人类的心思,并劝谏他要心无邪念,子虚是不想杀伯邑考的,甚至对他心生敬佩,但是他没有明确告诉妲己,只是一味的阻止妲己,不要让伯邑考弹琴,如果他早点告诉妲己,只要纣王听到琴声伯邑考必死无疑。

  那么伯邑考可能还有一线生机,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纣王下令杀了伯邑考,最后他是自刎而亡,不少网友说伯邑考愚蠢,而当初不来朝歌就什么事都没有,如果是你,面对身陷险境的亲人和自己的生死,你会怎么选择呢?

相关信息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