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和曹操算是三国里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了,后人对他们的评价分化也是很严重。刘备虽说以仁义著称,但是表现出来的姿态却比较软弱,而且存在感不高,曹操文武双全但是杀戮成性,也讨不到什么好处,不过总体来说曹操的优点应该还是更多。看似曹操奸诈,其实刘备用人疑心更多,把很多能人招来只给个名号却不给实权,这一手也是深藏其中。
盘点汉末三国历史上,最憋屈的名将,大约要当属马超,为什么要这么说呢?马超,字孟起,是西凉割据军阀马腾之子。他骁勇善战,在西凉有“健勇”之称;他谋略过人,潼关之战时,让曹操后怕不已。可是他投靠刘备之后,虽然迫降刘璋,立下了取成都的功劳,也获得了很高的职位,却一直没能得到重用,几乎再也没有,再在战场上展现自己的风采,于是四十七岁,便因“常怀忧惧”,郁郁而终了。
也就是说,马超在刘备麾下时候,官职虽高,却并无实权,刘备仅是借用他的名声,招揽贤才前来投奔,却不用他的能力。说到此处,了解马超真实形象的人,可能会说马超咎由自取;受演义影响较深的人,则会为马超鸣不平。其实,像马超这样,在刘备麾下身居高位,却没有实权的现象,并非个例,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,也有着同样的遭遇。这个人是谁呢?
说到他的名字,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,他的名字叫许靖,字文休,是汝南人氏。不过他的堂弟,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。他的堂弟名叫许劭,是汉末著名的评论家,当初曹操那句“治世之能臣;乱世之奸雄”的评语,就是出自许劭之口。而许靖与许劭一样,都才华横溢,且有知人之明。《三国志》记载:“许靖字文休,汝南平舆人。少与从弟劭俱知名。”
董卓把持朝政的时候,他和周瑟共同治理吏部,并举荐了荀爽、韩融、陈纪等公卿,以及张邈、孔伷(zhòu)、韩馥、刘岱等,后来聚义讨伐董卓的地方官员。并因举荐有功,先被封为巴东太守,后任御史中丞。当讨董联盟形成之后,周瑟被杀,他开始害怕,并逃离京师,先后投奔过几个由自己举荐的诸侯,最后来了益州避难。
在那个时代,哪怕是落魄的名士,也有巨大的影响力,于是他不管走到哪里,都能受到款待。只不过他的人品,与他的名声并不相符——入川之战的时候,刘备包围了成都,他想翻城而出,向刘备请降,结果事情败露,被抓了回去。当时成都城内人心惶惶,刘璋也没心情处置他,不过刘备听此事之后,却对他鄙夷不已,在刘璋投降之后,坚决不用此人。
《三国志·法正传》记载:“十九年,进围成都,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,事觉,不果。璋以危亡在近,故不诛靖。璋即稽服,先主以薄靖不用也。”这个时候,法正劝说刘备道:“许靖虽然有名无实,但是没有本事,却能混成名士,并扬名天下的人,也就许靖一个。我们现在还在创业阶段,需要吸引大量的人才,而许靖名场四海,正好是一个活招牌。如果不厚待他,天下人会以为你不敬重贤才。”
刘备听完法正之言后,虽然依旧看不起许靖,却还是让他担任了左将军长史,在称汉中王后,将他拜为了太傅,职位还是诸葛亮之上。另外,《三国志》中提到:“丞相诸葛亮皆为之拜”,这倒不是因为地位的差别,而是因为许靖虽人品不行,却也并非真的有名无实,他的才学很好,到了晚年还能教导后生,清谈不倦,诸葛亮拜的是他的才学,以及他为蜀汉培养人才的行为。
通篇分析之后,我们不难得知,刘备入蜀之后,诸葛亮的地位,并非一人之上,万人之下,另外,刘备“只用其名,不用其能”的人,也不只马超一个,人们在这两件事情上,出现误区时,都忽略了许靖。
迷你百科简约而不简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