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在《三国演义》中其实有一位比较有意思的人物的大家估计不太熟悉,那就是张任,张任其实和庞统的死也说得上是有牵连的,开始庞统就在落凤坡被砍,最后由张飞赵云才把张任等部下活捉的,话说在三国招降武将是一件非常的正常的事情,但是这一次张任却没有被招降啊,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是诸葛亮不招降还是刘备不招降,又或者说是张任不愿意呢?下面跟随小编***看看!
其实张任也不是不能招降,实际上刘备在招降策略上出了极大的问题。哪出了问题?咱们先拿几个成功的案例看一看:
其一曹操招降张辽:曹操先是拔剑在手,亲杀张辽,见张辽全无惧色,关羽、刘备求情,马上放低姿态,掷剑大笑:“我亦知文远忠义,故戏之耳。”并且亲释其缚,解衣衣之,拉他坐上座,这让张辽再坚持就没意思了,有了台阶下,也就顺势投降了。
其二孙策招降太史慈:孙策听说活捉了太史慈,亲自出营喝散士卒,并解开绑绳,将自己锦袍给他披上,请入寨中,言语上奉承太史慈:“我知子义真丈夫也。刘繇蠢辈,不能用为大将,以致此败。”太史慈见孙策待自己很厚道,也降了。
其三张飞招降严颜:张飞见到严颜先是怒目咬牙大声斥责:“大将到此,何为不降,而敢拒敌?”这应该是张飞当时的真实想法,严颜不吃他这一套,表现的很硬气,张飞见到严颜声音雄壮,面不改色,马上态度转变,下阶喝退左右,亲解其缚,取衣衣之,扶在正中高坐,低头便拜,还说了点软话:“适来言语冒渎,幸勿见责。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。”这样严颜也投降了。
这三起案例,无一不是胜利者降低了姿态,奉承失败者几句,再给个台阶下。回过头来在看看刘备的招降:
刘备入川,军师庞统死于落凤坡。这仗打得实在憋屈,等到诸葛亮、张飞、赵云入川,迅速扭转了颓势,先是捉住吴懿将其招降,接着张任的部将卓膺投降张任被活捉,刘璝被杀,张翼投诚。刘备就有点小膨胀了。
所以在招降张任一事上,他是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,居高临下的姿态来招降张任的。先上段原著,看看招降词:
张飞解张任至。孔明亦坐于帐中。玄德谓张任曰:“蜀中诸将,望风而降,汝何不早投降?”张任睁目怒叫曰:“忠臣岂肯事二主乎?”玄德曰:“汝不识天时耳。降即免死。”任曰:“今日便降,久后也不降!可速杀我!”玄德不忍杀之。张任厉声高骂。孔明命斩之以全其名。
张任出身寒门,是刘焉刘璋父子亲手提拔的,极有气节。本来被生擒,张任是抱着必死心态的,听到刘备说“蜀中诸将,望风而降,汝何不早投降?”感受到了极大的羞辱,刘备随后的话“汝不识天时,降即免死”这句话颇具施舍的意思,在整个招降过程,刘备都没下来过,坐在主位上,以居高临下的姿态,原本张任就有点看不上刘备,而本人又不是贪生怕死之徒,岂会吃这一套,这两次对话让招降没了任何一点的转机,反正也是死,还怕你作甚,骂呗~这场面就尴了尬了,招降很难实现了。只好斩杀以全其名。
有人说了,不杀行不行,先关押着,等刘璋投降了,让刘璋劝说不是更好吗?黄权不是这样招降的吗?其实这样是不行的,虽然拿下了雒城,刘璋方面还是有一战之力的。如果不杀张任,益州的武将一看,嘿!活捉了不投降骂你都不杀。那咱们还是先打打在说吧!所以杀了张任给刘璋的手下也是一个震慑:投降,我欢迎;不投降想找死,我也成全!这样成都的官员就得掂量掂量。
迷你百科简约而不简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