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夏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节气,因为这个节气反映了天气的变化情况。小编有些朋友对立夏的相关知识感兴趣,所以想来好好学习一下,立夏下雨好还是天晴好?立夏当天是下雨好还是天晴好?接下来就跟着小编来一起看一下吧,希望能解答大家的困惑。
立夏下雨好还是天晴好立夏下雨或者天晴都好,立夏是天气进入夏季的明显开始,此时正是种植蔬菜,移植秧苗之时,如移栽茄子、西红柿、黄爪、辣胶等,同时也是小麦开始进入花期到灌汁期。
立夏表示告别春天,是夏天的开始,因此又称“春尽日”。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。由于中国幅员辽阔、南北跨度大,各地自然节律不一。立夏时节,中国只有南岭以南地区呈现“绿树阴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”的夏季景象;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有春天的气息。
立夏相关谚语 “立夏不下,犁耙高挂”这句谚语从字面意思很好理解,如果立夏节气当天不下雨,那么犁耙等农耕工具就可以挂起来了。延伸来说,立夏是农作物生长的灌浆期,也是北方部分地区春耕的季节,比如黄淮海地区的小麦,此时已进入灌浆期,需要充足的水分来促进灌浆,进而提高产量。
而东北、内蒙等部分地区,玉米、大豆或刚进行播种工作,田间有需要适宜的墒情,才能更好地进行播种工作。
如果此时犁耙挂起来,说明田间没农活可干,结合“立夏不下”这半句,意思是说,立夏如果不下雨,后续一段时间降雨也会较少,田间比较干旱的情况下,农户们就没有农活可干。从农作物生长情况来分析,此时如果长时间处于干旱,再加上以前没有良好的灌溉条件,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以及播种。所以,单从这句谚语可以判断出,立夏节气不下雨是不好的情况。
“立夏日晴,必有旱情”这句谚语所表达的意思,和上面那句有类似之处,从字面意思解释,如果立夏当天是晴天,那么当年必定有旱情。说明立夏当天是晴天,后续以晴天居多,雨天较少,导致田间土壤比较干旱。
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,上面已经提到,立夏过后,不论是生长后期的农作物,还是春播作物,对于水分的需求都比较大。因此,如果出现了连续的晴天,则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,需要及时灌溉浇水。
“立夏落雨,谷米如雨”这句谚语所表达的意思就和上面相反了,先从字面意思解释,如果立夏节气下雨了,那么当年的“谷米”就和下雨一样多,通过比喻的方式,把“谷雨”比喻成雨滴,说明产量高。而“谷米”也不是特指水稻,而是泛指农作物,也包含小麦、玉米等其他的农作物。
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,随着立夏的到来,温度逐渐升高,田间容易出现干旱,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。而结合这句谚语来说,立夏下了雨,后续降雨也比较多,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,提高产量。因此,单从这句谚语可以判断出,立夏当天下雨是好的情况。
“立夏无雨三伏热,重阳无雨一冬晴”这句谚语从字面意思也很好理解,如果立夏节气没有下雨,那么当年到了三伏天的时候,天气会比较炎热。后面半句属于对比的方式,意思是如果重阳节的时候没有下雨,那么当年的冬天以晴天为主。
这里不过多讨论后半句,主要说说前半句的意思,如果立夏当天没有下雨,三伏天比较热的情况下。一方面,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感到不适,另外一方面,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,过高的温度,也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。因此,单从这句谚语也可以判断,立夏不下雨是不好的情况。
看到这,通过上述4句谚语,基本上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:立夏当天下雨是好的,晴天是不好的。但是,这种说法准确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
因此,不同的地区,所遇到的情况不同,比如立夏前的一段时间,某个地方一直降雨,当地的朋友肯定希望尽快晴天,他们认为晴天是好的。相反,如果某个地方,立夏前的一段时间,一直无降雨,此时为了农作物的生长,也非常希望能出现降雨,他们则认为下雨是好的。
所以,不同的地区,遇到的实际情况不一样,需求也会有差别。再加上民间所流传的很多谚语,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,只是某些地区,通过经验所总结出来的。只不过,近些年来,随着网络的发达,慢慢地被更多人知道,也被更多人传播。
立夏当天下雨是好的,晴天是不好的,再结合天气预报,难道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不好吗?显然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。单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,如今的灌溉条件都比较便利,如果田间发生干旱,及时灌溉浇水即可,农作物的产量还是有保障的。
迷你百科简约而不简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