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羽是西楚霸王,只是最后和刘邦之争败下阵来,选择在乌江自刎。不过项羽的姓氏却成了谜,历史上好像也没几个人是姓项的,而且到了现代几乎已经看不到项这个姓氏了,难道是因为项氏在某个时段灭绝了么?项羽这个姓到底又是怎么来的呢。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底,毕竟项羽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为大英雄,英雄的陨灭就太令人遗憾了。
项国,为淮河中上游一带姬姓子国,传说是周武王之弟季毂(谷)的封国,与顿国(见顿国篇)、沈子国、陈国毗邻,跨颖水而建,其都城在颖水之北,故址在今河南沈丘县西北部一带。《辞海》中有“项县”一条:“春秋时项国,后属楚,秦置县,治所在今河南沈丘。”说明项国从西周之初立国起,经春秋、最后灭亡归楚都一直在这个位置。
“项”字由来,这个字不见于甲骨文金文,《说文解字》释义:“项,颈后也。”古时称脖子正面为“颈”,背面为“项”,故有“项背”之说。但这个字跟项国又有什么关联呢?原来,项地处于黄河长江之间,前依黄河,背靠长江,据为中原腹心,实为咽喉(颈项)要地,也是历代兵家重地,足以说明其先天重要的地缘优势,周王室将这块地方分封给嫡系宗室,这自然也是一大因素。
关于项国的历史,史书上记载极少,直到春秋初期亡国时才被正史简略的带过。
《公羊传》和《榖梁传》都记载说:“夏,灭项。孰灭之? 桓公也。何以不言桓公也?为贤者讳也。”意思是公元前643年夏天,灭项国,是谁为之?齐桓公也。为什么《左传》中不言明,鲁国史官为贤者齐桓公隐讳也。也许是考虑到当时齐桓公德高望重的国际地位,史官故而没能言明。
但《左传·僖公十七年》却说是鲁国灭亡了项国:“师灭项。淮之会,公有诸侯之事未归而取项。齐人以为讨,而止公。秋,声姜以公故,会齐侯于卞。九月,公至。”说得是公元前643年,鲁国在与齐、宋、陈、卫、郑、许、邢、曹等诸侯会盟淮上之际顺便灭亡了项国。但齐国以此为理由讨伐鲁国,将鲁僖公软禁在齐国,不让回国。看来,鲁国灭项是违规操作,由此惹怒了齐国,后来鲁僖公夫人、齐桓公女儿姜氏出面斡旋,会齐侯于卞,九月,鲁僖公才得以回国。而这一年的冬天,一代霸主齐桓公去世。应该说,项国的灭亡跟齐桓公霸主权威的衰落有关,之前两年齐桓公的重要支柱管仲去世,齐桓公晚年由于身边小人作遂,国家陷入动荡,二十年霸主地位已经开始摇摇欲坠。项国的灭亡是春秋另一位小霸鲁僖公崛起的兆头。
不管哪种说法,反正项国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,正式退出历史舞台,只留下了一个姓氏,形成项姓。不过,即使鲁国灭了项国,项国离鲁国还是有一段距离的,虽说鲁国统治了一段时间,后来随着鲁国国力的衰弱,到底鞭长莫及,项国最后还是落入了楚国的囊中,至于楚国何时占了项地,就不得而知了。总之,楚国将其分封给了芈姓族人项燕,西楚霸王项羽就出身在这里。秦末时项羽还一度恢复了楚国,当时后怀王熊心还将项羽封为“鲁公”,为什么会是“鲁公”,或许是因为之前项国属鲁国国土,从这一点来看,当年项国确系鲁国所灭。
迷你百科简约而不简单